[汽車之家 原創(chuàng)試駕] 在當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,理想汽車的每一款新品都備受關注,理想品牌也屢屢登頂新勢力汽車銷量榜。但對我個人而言,此前理想旗下車型從未進入我的選購名單,直到這輛理想i6(參數|詢價)的出現(xiàn),改變了我對這個品牌的看法,i6也是第一輛我會認真考慮購買的理想車型。
關于理想i6的外觀設計,不知道大家第一眼看到它是什么想法,但正如之前試駕MEGA時我所強調的,不要被帶節(jié)奏的人帶著走,現(xiàn)在節(jié)奏沒了,熱度低了,MEGA的月銷量也來到了3000多,這證明產品本身還是受到大家認可的。而理想i6,在星環(huán)燈凸起后,我感覺它更像鐵膽火車俠了。
來到車側,“四輪四角” 的布局十分顯眼。對于純電車型而言,將空間盡可能讓給車內已是行業(yè)共識,但很多車型在設計時,有的需要兼顧同平臺的混動或增程版本,更多的則要考慮消費者對傳統(tǒng)汽車比例的認知和審美,要知道純電車型取消格柵這一設計,都經歷了漫長的市場接受過程,更不用說改變車側整體比例了。
我沒想到以增程車型起家的理想,在純電車型上,能完全以純電平臺的特性為核心重新進行設計,再疊加對空氣阻力的極致追求,車輛的整體比例確實沒那么好接受,不過我個人認為i6看起來比i8要順眼的多。
車尾部分,理想i6是理想首款配備拖車鉤的車型。承重50kg,拖拽500kg。更值得稱道的是,針對拖車可能遮擋傳感器的問題,理想并未簡單放棄輔助駕駛功能,而是提供了拖車模式,可以使用ACC自適應巡航,至少能讓高速出行更舒服一些。
進入車內前還有一個小細節(jié)——僅主駕解鎖,功能其實很多車型都有配備,但小米將這一功能與女性用戶的安全需求結合,引發(fā)了廣泛關注。而理想則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,為用戶提供了基于時間和地點的解鎖模式自定義選項:例如工作日在單位停車時,可設置為僅主駕解鎖,保障安全;周末在家附近時,切換為全車解鎖,方便家人同行。從技術層面來說,這一功能并不復雜,很多車型通過 OTA 升級就能實現(xiàn),但關鍵在于,理想總能先于市場發(fā)現(xiàn)用戶的潛在需求,更重要的是,理想在很多方面的 “多想一步”,往往需要競爭對手等到下一代車型才能跟進,這也讓理想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先發(fā)優(yōu)勢。
內飾部分的整體設計延續(xù)了理想一貫的風格,簡潔大氣、用料精致。隨處可見的圓形折角以及偏暖的內飾配色都進一步烘托了“移動的家”的溫馨感。
中控屏幕的表現(xiàn)依舊出色,而車機系統(tǒng)的智能化和功能豐富度再次升級,新增了對極空間、小宇宙等更多App的適配;推出了調音大師功能,讓小白也能調出自己喜歡的音響風格;還有多種桌面卡片等等。如果你有明確的手機互聯(lián)需求,可以選擇小米、華為等廠商,如果只考慮車機系統(tǒng)本身,甚至可以說,敢在這一領域與理想一較高下的品牌寥寥無幾。